黄岗山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光泽县的境内,总面积5.65万公顷, 其中,集体林3.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国有林2.25万公顷,占40%;其中,核心区2.93万公顷,缓冲区1.24万公顷,实验区1.49万公顷,保护区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区内山峦重叠,形成高山深谷地貌。

黄岗山


先锋岭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在13 ℃之间,极端最低温 - 15 ℃,年降水量为2000 mm左右,局部高达3 000 mm 以上,年蒸发量仅1 000mm 左右,相对湿度78 %~84 % ,无霜期253~272 天。是福建省温度最低、湿度最大、雨量最多、雾日最长的地方。本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红壤、黄壤和山地草甸土。
桃源峪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完整,生态环境类型多样,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

南方铁杉林
植被类型丰富 地势的高低悬殊影响水热变化,形成了呈垂直地理变化梯度分布的植被类型,由低处向高海拔依次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曲林、中山草甸5个植被类型。共分布有11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25个群系组,57个群系,170个群丛组。目前已知有银杏、南方铁杉、鹅掌楸、钟萼木、天女花、水松、香榧等珍稀孑遗植物,其中集中连片的一千多亩保存完好的南方铁杉举世无双,非常珍贵。
钟萼木

南方红豆杉
生物物种多样 区内已定名的野生生物种类达10760种,其中:昆虫6849种(约占全国已定名昆虫的五分之一,全世界昆虫共34个目,中国有33个目,保护区就有31个目)、鸟类268种(占全国总数的近1/3)、两栖爬行类111种、兽类72种、鱼类63种、螨类113种、高等植物2537种、低等植物747种。


苏门羚

毛冠鹿
野生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黄腹角雉、金斑喙凤蝶等57种,属国际候鸟保护网的有101种,1998年发现过濒临灭绝物种华南虎的踪迹。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渐危植物有钟萼木、南方铁杉等2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南方红豆杉、水松等25种。

金斑喙凤蝶

阳彩臂金龟
生态功能发挥充分 它是闽江和赣江的分水岭,区内有大小溪流150多条,常年水流不息,是闽江的主要源头和集水区之一。其中拥有弥足珍贵的2.9万公顷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植被,是地球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对闽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保护了武夷山风景区的精华—九曲溪。

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
武夷山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生物的“天然博物馆”和“天然避难所”,是中国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东南植物宝库”、“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