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山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光泽县的境内,总面积5.65万公顷, 其中,集体林3.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0%,国有林2.25万公顷,占40%;其中,核心区2.93万公顷,缓冲区1.24万公顷,实验区1.49万公顷,保护区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区内山峦重叠,形成高山深谷地貌。
黄岗山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根据1978年11月22日邓小平同志“请福建省委采取有力措施”的批示,于1979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9年12月,与武夷山风景区联合申报世界双遗产名录获得成功,成为我国仅有的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双遗产保留地的保护区。2006年11月被列为全国51个首批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2009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评价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学习地。先锋岭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在13 ℃之间,极端最低温 - 15 ℃,年降水量为2000 mm左右,局部高达3 000 mm 以上,年蒸发量仅1 000mm 左右,相对湿度78 %~84 % ,无霜期253~272 天。是福建省温度最低、湿度最大、雨量最多、雾日最长的地方。本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红壤、黄壤和山地草甸土。
桃源峪
武夷山保护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之具备了充足的水、光、热条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独特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繁衍。这里未受第四纪冰川影响,成为许多古生物的避难所。这里远离城镇,过去长期交通闭塞,动植物资源绝大部分保存完好,保护区建立后更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6.3%,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黄岗山和猪母岗周围地带完整地保留有原生性森林植被2.9万公顷,为闽江的天然巨型“蓄水库”,是全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是很多模式标本的原产地之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完整,生态环境类型多样,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
南方铁杉林
植被类型丰富 地势的高低悬殊影响水热变化,形成了呈垂直地理变化梯度分布的植被类型,由低处向高海拔依次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曲林、中山草甸5个植被类型。共分布有11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25个群系组,57个群系,170个群丛组。目前已知有银杏、南方铁杉、鹅掌楸、钟萼木、天女花、水松、香榧等珍稀孑遗植物,其中集中连片的一千多亩保存完好的南方铁杉举世无双,非常珍贵。钟萼木
南方红豆杉
生物物种多样 区内已定名的野生生物种类达10760种,其中:昆虫6849种(约占全国已定名昆虫的五分之一,全世界昆虫共34个目,中国有33个目,保护区就有31个目)、鸟类268种(占全国总数的近1/3)、两栖爬行类111种、兽类72种、鱼类63种、螨类113种、高等植物2537种、低等植物747种。
苏门羚
毛冠鹿
野生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黄腹角雉、金斑喙凤蝶等57种,属国际候鸟保护网的有101种,1998年发现过濒临灭绝物种华南虎的踪迹。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渐危植物有钟萼木、南方铁杉等2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南方红豆杉、水松等25种。
金斑喙凤蝶
阳彩臂金龟
生态功能发挥充分 它是闽江和赣江的分水岭,区内有大小溪流150多条,常年水流不息,是闽江的主要源头和集水区之一。其中拥有弥足珍贵的2.9万公顷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植被,是地球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对闽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保护了武夷山风景区的精华—九曲溪。
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
武夷山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生物的“天然博物馆”和“天然避难所”,是中国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东南植物宝库”、“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