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又名白苍木、水冬瓜、拟赤杨、豆渣树等,是安息香科(Styracaceae)赤杨叶属的落叶乔木,高可以达20米。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生长在海拔200-2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常与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植物混生。在其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朵靓丽耀眼,吸引众多昆虫起舞,因此也被用作观赏之用。

图1 赤杨叶的叶子
赤杨叶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细纵皱纹,不开裂;叶片薄纸质,边缘具有锯齿,叶下面褐色或灰白色。每年春夏是赤杨叶的花期,花苞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灯泡,花序类型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白色或粉红色的花朵集生枝顶或叶腋处。花冠裂片两面均有密集的灰黄色星状细绒毛。夏末秋初是果实的成熟季节,果实类型为蒴果,它的外果皮是肉质的,干后黑色,内果皮浅褐色,成熟时开裂,种子很多,两端有不等大的膜质翅。赤杨叶的叶形、大小、被毛多少、颜色和花果大小等主要形态特征常因分布区或生长期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异,但都是连续变化的。

图2 赤杨叶的花
赤杨叶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生长十分迅速,树干通直,材质轻软,不耐腐,切削容易,易于加工,旋刨性能较好,干燥微裂不变形,胶粘性质好,是优良的胶合板和造纸原料,通常也被用于制作火柴杆、铅笔杆、包装箱等。赤杨叶也是放养白木耳的优良树种。在药用方面,赤杨叶有祛风除湿,利尿消肿的作用,一般用来治风湿痹痛、身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图3 赤杨叶开裂的蒴果
赤杨叶在气候温暖、土层深厚湿润的山地上生长较好,属于深根的阳性树种,在疏林或林缘生长旺盛,天然下种更新力强,在密林中为优势的上层木。天然的赤杨叶林一般是常绿阔叶林被砍伐后自然发育起来的,在亚热带地区,杉木林地多代连栽导致严重的地力衰退,赤杨叶是很好的轮作树种,落叶丰富且枯枝落叶极易腐烂分解,对地力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赤杨叶作为杉木林多代连栽后的替代树种。
图4 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赤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