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时间:2023-05-12 20:40
信息来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
阅读:
0 次
A-
A+
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之一,被子植物出现不久就有了棕榈,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与利用历史,棕榈之名始见于我国战国时期南人所作的《山海经》一书,其称之椶(zōng)木;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它描述得很详细,说此树“皮中毛缕如马之鬃鬣”,故取棕,鬃与鬣同义,所以棕榈也叫鬣葵。
图1 棕榈
棕榈为棕榈科(Arecaceae)棕榈属的常绿乔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棕榈的叶片深裂成30-50片,裂片像一把剑一样,簇生在顶端,向四面张开或垂下。棕榈耐寒也耐旱,但是不适宜昼夜温差太大的地方,比如沙漠地区。因其叶子四季常青,经寒冬而不调,长期以来被文人墨客歌赞咏赋,代表历经磨难依然坚持不懈的品质,使得棕榈的文学意象更加丰富。现在更是园林绿化、庭院观赏的常用树种之一。
![](./W020230512744591808817.jpg)
图2 叶
棕榈的花序粗壮,从叶柄基部与茎相接处的内侧抽出,雌花和雄花分别长在不同株植物上。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对于花苞写到“皆言有毒不可食,而广、蜀人蜜煮醋浸以寄远,乃制去其毒尔。”其实棕榈的花苞并没有毒,那苦涩的口感是来自于单宁,而只有“蜜煮醋浸”中和了单宁后才能食用,现如今,云南、江西等地区还仍有食用。
图3 花
棕榈的果期是在12月,结出来的果实是阔肾形的,有脐,成熟时颜色由黄色变为淡蓝色,外表有白粉。我们熟知的棕榈油可不是棕榈的果实榨出来的,棕榈油是油棕属油棕(Elaeis guineensis)的果实压制成的,棕榈和油棕二者的形态特征天差地别,因为其商品名英语翻译成中文为棕榈油,便有了如今这个“误会”。
图4 果
提到棕榈,不得不说它真是个宝!棕榈的用途很多,其叶柄基部的棕皮纤维也叫叶鞘纤维,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用来制蓑衣、绳索、棕刷、地垫、棕绷床等,《本草拾遗》就指出棕榈“其皮作绳,入土千岁不烂。”福建滨海船舶就多用棕榈的叶鞘纤维来制作缆绳;叶片可以编扇子、扫帚、帽子、提包、椅子等棕编工艺品;棕根、叶、花和果实都可作中药,种子和叶中含有的多酚和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在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此外,树干在农村还可作柱子、栏杆等用。除了其各个部位都有作用外,棕榈抵抗二氧化硫等空气中有害气体的能力也很强,能够净化空气,面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严峻挑战,大力推广种植这一树种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W020230512744592384463.jpg)
图5 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棕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