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科普专栏

方竹

时间:2023-09-12 09:33 信息来源:科研监测中心 阅读:0 A- A+

  竹子这一类群种类繁多,不仅是文化上的重要载体,还是人类和熊猫都喜爱的美食。除了可以食用的笋之外,竹筒也常被用作烹饪工具。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竹筒通常为圆柱形的,而这里介绍的这一物种,竹竿却是四棱形的,因而被称作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图1 叶 

  方竹虽然外表看上去是方的,但将它横切后会发现内里其实是圆的,外方内圆的形态的特征,使得其在一众圆竹中成为特殊的一类。古人将方竹同常见的圆竹对比,通过同传统哲学相互契合而抽象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全德”是对竹子的最高评价,实质上全德是对方竹的特指。“胡为而圆今此君能方矣?盖其德也全”,方竹因其特殊的四棱形外表而获得特殊的文化内涵。因此,在传统文化表述中,方竹为“士大夫爱之”,频频可见以方竹咏志喻理、制器明志、赠人达意。 

图2 竹竿

  和常听到的“雨后春笋”不同,方竹出笋是在9月中上旬,结束于11月中下旬。出笋期大约60天,在寒声露凝的白露节气前后出笋,形成竹笋上市的季节反差,能够填补市场上秋季无鲜笋的空白。除了出笋季节特殊,方竹笋因笋肉肥厚、笋味鲜美成为众多人的喜爱,著名的林学家陈嵘先生将其誉为“竹笋之冠”。除了人们喜欢吃方竹笋之外,方竹也是国宝熊猫的食用竹之一。一项对熊猫取食的竹类调查研究表明,熊猫的主食竹有11种,方竹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竹类常见的文化和食用上的用途外,方竹在高新技术产业同样具有活力。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中,研究人员发现方竹有着特别的离散分布的竹节以及加强韧性的双环管状结构,具备良好的韧性和弹性,在风雪和重力等逆境中不容易发生膨胀分裂。 

图3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方竹

  从古至今,方竹因其独特的外表在传统文化有着特殊意义,在生产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谓是劲节棱棱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联结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方竹还有着极大的发掘空间,无愧于“全德”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