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科普专栏

贵州石楠

时间:2023-05-12 10:40 信息来源: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 阅读:0 A- A+

石楠,古作“石南”,《植物名实图考》附图为石楠属植物中的一种,非今日的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李时珍谓其“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得此名。这表明古人认识到此类植物性喜阳,为阳性植物。正如此,现代园林常用作绿篱、草坪点缀之用。白居易咏诵石楠“叶剪红笺花扑霜”、“春芽细炷千灯焰”,描述的是它的芽萌发时如纤纤红焰,叶展开时如红色笺纸,将石楠春季萌发生长描绘得惟妙惟肖;另有龚素诗云:“红树石楠春”,同样是说石楠春季的盛景。

 

1 贵州石楠叶

石楠属是一个全世界拥有60余种的中型属,其中三分之二的种类在中国。不是所有石楠属植物在春天都有着红红的新叶,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极具特色的种类,可能在野外见过,却叫不上名字,例如:贵州石楠P. bodinieri)。这种石楠以地方为名,会让人以为是贵州特有种,或至少局限于贵州一带。实际上,贵州石楠是个相当广布的种,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及四川盆地均有分布,只是最早发现该物种的地点在贵阳而已,这在植物命名上也不是稀罕事。但需说明的是,该种最初被认为是贵州所特有,后来另一种与贵州石楠极为相像的种与其合并,导致了这一局面。那“孪生兄弟”叫椤木石楠(P. davidsoniae),椤木是浙江老百姓的土话。

 

2-树皮

之所以说它特别,甚至会在山野中为人注意,主要因为青幼年期的贵州石楠的树干长满纵横交错、错落不齐的长粗刺。一般的植物树干上是不长刺的,顶多粗糙不平。尽管蔷薇科好些物种有刺,但如贵州石楠这样树干上长硬刺的也不多见。如果把刺敲下来,可以发现其内是淡黄色至白色的木纤维,也就是说这些刺本质是“枝”,但先端特化了,比较尖锐,这刺交叉如藩篱,正如枝条会分枝。那它为什么要长这些看似多余的“陪衬”呢?虽然人类说这有特色,夺人眼球,但植物不是动物,不可能以此为美,攀比吸引“异性”,况且石楠为两性植物,每朵花都有雌雄蕊。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考虑,这些刺肯定在其进化过程中起了某种作用,比如说防御。由于植物是静物,它在遭受攻击时,无法还手,或许贵州石楠演化出这样的刺,是为抵御侵犯它的各种动物。将他引种到公园里的案例还不多,可能考虑到刺会伤人,刺所起的效果可见一斑了。人们好自为之,在远处感受它那不可侵犯的气质。但当树长大后,主干的刺便少了,粗糙的片状树皮裸露出来,因为大树有了能力不畏惧动物的不怀好意。

 

3 树干上的枝状刺

与其他石楠类似,贵州石楠花也有一股特殊气味,那气味以大量白色小花组成的复伞房花序为中心逸散。有人觉得为浓香,如有香山居士诗:“夏蕊浓焚百合香”,但也有人说是腥臭,对其味道评价各家有各家的说法。

 

4 花序

再看它的果,成熟时彤红,再晚些就变黑,颇为可爱。

贵州石楠独特而奇异,在万千植物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便是考虑到体刺潜在的危险,也不失为一重要的园林造景树种。

 

6-武夷山国家公园中的贵州石楠